Home

 

<輔導活動設計-認識家庭>

一、活動名稱:

快樂的家庭

二、活動目標:

 

  1. 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與角色。
  2. 建立家庭成員間的良好互動關係,以增進成員更深厚的情感。

三、活動時間:

八十分鐘。

四、活動過程:

活動方式:角色扮演、團體討論。
  1. 暖身活動:

〔大寶貝與小寶貝〕

  1. 學生中兩人一組
  2. 說明遊戲規則:帶領者說一個故事,當故事裡面出身體各部佔時,就必須與同組的夥伴做該部位的碰觸,碰觸的方式沒有規定。例如,遘到背很癢,則兩必須背部接觸背部,如此進行下去。
  3. 學生之間熱絡之後,即可將故事做結束,進行主要活動。
  1. 發展活動:
  1. 你該怎麼辦?
    1. 呈現劇情如下:某週日早上,父親與母親不在家,家中只有小孩子在家。突然小弟弟在哭,這時姊姊發現弟弟生病了,正在發燒。這時大家應該怎麼辦?
    2. 找自願的同學出來扮演,分配角色後,做扮演。學生可自行做劇情的創作。
    3. 扮演,由其他同學做討論,討論之後請前面扮演的同學做最後一幕的靜止動作,其他同學上台來,演出解決的動作,添加進入整個靜止畫面,並同時說出他的方法的是什麼,直到所有的方法都被呈。如果這時有學生尚未出來做動作,則最後請所有同學選一種方法,然後排這方法的後面做同樣的呈現,動作不均。
    4. 全班討論家庭中經常會發生的問題,並說明今天的主題是希望大家共同來分享家裡所發生的事情,讓全班來討論解決的方法。
  1. 大家來表演!
    1. 全班分組,每組約五至七人。
    2. 說明遊戲規則:現在我們有五個題目,由組長上前抽取一個題目,抽中的題目,就是該組所要表演的主題。組員根據這個主題做討論,編出一個在家可能會發生的事0情,表演出來讓大家討論。表演的方式不拘內容需要配合主題,並且是家裡發生的事情。
    3. 領導者拿出事前準備的五個主題,分別為:關懷、忍讓、爭執、互助、搶東西。領導者可依團體之情況,選定合適之主題。各組選定所要表演的題目,做討論及預演,時間約為十分鐘。
    4. 各組做演出,演出的時間約為五至七分鐘。
    5. 全班依次針對各組所表演的主題做討論,若有時間則亦可如前1. 所示,做全班的討論及扮演。
  1. 綜合討論:全班做心得分訏。
  1. 評量活動:

每人一張自我評估表。

寫出:在家中所做過最滿意的三件事情;在家中所做過最不滿意的三件事情;如困可以改變,想要改變什麼?

五、注意事項:

  1. 評量活動單請參閱華江國小所出之自我探索B10,影印作業單。
  2. 表演時,鼓勵學生演出自己實際曾發生過的事情,供大家討論,或由大家來想出解決之方法。
  3. 切勿做批評,以鼓勵實際的呈現。

六、資料來源:

  1. 參考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輔導活躍單元設計彙編──手足情深。
  2. 參考華江國小自我探索-B10自我評量表。
  3. 自編。

七、活動類別:

八、設計者:

華江國小 陳姝蓉老師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