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CT 與 MRI 之比較 CT and MRI

prev2.gif (1337 bytes)content2.gif (1328 bytes)next2.gif (1341 bytes)

   Physics 物理性質

CT 是個 X 光放射線。他對人體的副作用就是輻射線,不適合孕婦及小小孩。MRI 則是磁場,目前副作用未知。

CT 的單一決定因子叫做「密度  density」也就是 CT number。如果組織的 CT number 跟灰質很近,我們稱為 iso-dense。比較白,叫做 hyper-dense。比較黑,叫做 hypo-dense。MRI 決定因子很多,除了本身 T1,T2 以外,檢查所獲得的訊號(白或黑)則看 pulse sequence 而定。Pulse sequence 可以表現 T1 weighted 或是 T2 weighted。訊號的白或黑,叫做訊號強度,我們稱 Iso-intense,Hypo-intense 以及 Hyper-intense。

CT 的 artifact 是由高硬度,X 光無法穿透的東西所造成。成放射狀。 MRI 則會被金屬的受磁性所干擾。譬如鐵,會造成磁場不均勻,而使解剖扭曲。

CT 的顯影劑是含碘的物質。MRI 則是受磁性物質 Gadolinium。

   Gantry 切面的角度

CT 的切面傳統是 Orbito-meatus line。MRI 則是較平行於顱底。這兩種切面的方向不同,實在讓我們非常不舒服,因為這樣所以 CT 與 MRI 的切面圖通常沒有辦法吻合。學會了 CT 要再看 MRI 需要一點點適應。如果要吻合必須用到電腦軟體的處理。Central sulcus 在 CT 的最頂層是在中央,MRI 則是偏後方。

   Orientation

MRI 可以做 axial, coronal 以及 sagital image。CT 做不到,必須用 reconstruction 的方式組合 coronal 或是 sagital image。因為這個特性,對神經外科醫師做手術的考慮時,MRI 的幫忙比 CT 大很多。

   Bony structure 骨頭組織


這是 C2 odontoid base 的 fracture。最左圖是 CT。你很容易就看到骨折的情形。右邊是 T1WI 以及 T2WI 的 MRI,可以比較 CT 來找出 fracture 的地方,從 MRI 看骨折這要比 CT 要困難得多。如果你的目的是要檢查「骨頭」的時候,CT 比 MRI 要好很多。

   Posterior fossa 後腦窩


這兩張圖是同一個病人。因為前述 Gantry 的不同,所以切面切到的角度不一樣,解剖也有差異。不過兩邊還是可以比較 posterior fossa 的構造。因為 CT 在 posterior fossa 常有很多線性的 artifact,幾乎很難辨識詳細的構造。MRI 則非常清楚。所以如果懷疑是 posterior fossa 的問題,譬如 cerebellar infarction, tumor, brainstem infarction, CP angle lesion 都是以 MRI 較佳。

如果是要看腦幹的拴塞,MRI 就不只是「較佳」了,而是必須的。CT 看腦幹拴塞非常不準。

我們看底下的病例:病人突發性頭暈 

bs_inf_ct.jpg (22053 bytes)
你看到什麼?我不知道你會看到什麼,我是什麼都沒看到。

bs_inf_t1.jpg (19980 bytes)
這是病人 CT 做完兩天後做的 MRI。我們常把 T1WI 的MRI 相當於 CT。果然還是看不出什麼。

bs_inf_t2.jpg (21189 bytes)
這是 T2WI 的 MRI,很清楚,腦幹部有白色水腫。暫時的診斷是 brain stem infarction。

   Hemorrahge

CT 上的出血在急性時是白的,旁邊有些黑色的 perifocal edema,然後隨著時間,血塊溶解,顏色會越來越淡。甚至我們從白的程度可以約略判斷血塊的時間。

但是 MRI 比較複雜。血塊隨著時間發生崩解跟融化,會顯現出不一樣的各種成分,而黑白也變化很大。


這是出血第三天的影像。左邊是 CT,右邊是 MRI。因為血塊主要成分是還沒分解的紅血球,所以在 T1WI 很像腫瘤,在 T2WI 則是黑色的,旁邊繞一圈白色的腦水腫。


這是出血 10 天以後的影像。CT 上還是很容易看到白色的出血,跟第三天的血塊也沒有多大的變化,也許比較淡了一些。但是 MRI 上,血塊的成分則是已經崩解的 meth-hemoglobulin。所以看起來是在 T1WI 以及 T2WI 是白色的。注意:在 T1WI 上看到的一圈白色,那是血塊,不是 perifocal edema。

就因為這樣,如果只有做 MRI ,影像的判讀有的時候很困擾。尤其是急性期。如果懷疑是血塊,那麼做個 CT 證實一下。

   Time 檢查需要花費的時間

做一個頭部 CT 大概是三分鐘。做一個 MRI 可能要 30 分鐘。MRI 比較耗時。

   Trauma patient 頭部外傷

頭部外傷的病人,通常都是做 CT。因為我們要看的是頭骨骨折,以及顱內出血。而骨頭與血塊都是以 CT 檢查為佳。更重要的是,病人身上常有呼吸器,EKG 等等的金屬物,會干擾磁場,不適合在 MRI 磁場內。另外 MRI 需要 20 分鐘,耗時太久,對 critical 的病人,單獨在檢查室內那麼久是很危險的。

   Stroke patient 腦中風

CT 對出血比較敏感。MRI 對 infarction 比較敏感。那麼懷疑中風的病人,應該做那個檢查呢?因為一般出血需要搶時間開刀,所以在急診先做 CT,rule out 出血。如果沒有出血,那麼可能是 infarction。如果 CT 看不出 infarction 那麼以後再排 MRI。

 prev2.gif (1337 bytes)content2.gif (1328 bytes)next2.gif (1341 bytes)


台中澄清醫院 腦神經外科 林啟光 編寫

    ericlin@ms1.hinet.net